本套測試試卷共 45 題,共 100 分。
【題型:名詞解釋】【分數:3分】
[1] 《春秋》決獄
答案: 董仲舒提倡的,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為審判的法律依據,從而把儒家經典法律化
【題型:多選】【分數:2分】
[2] 唐律中規定的貴族官員享有的特權有
A 八議
B 請
C 減
D 贖
E 當
答案: ABCDE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 被稱為《唐律疏議》的法典是
A 《武德律》
B 《貞觀律》
C 《永徽律疏》
D 《開元律疏》
答案: C
【題型:論述】【分數:12分】
[4] 論述法家關法律的基本內容
答案: 起源|以法|治國|法家|戰國|韓非|法律|思想
【題型:簡答】【分數:7分】
[5] 簡述王夫之“趨時更新”的法律時變觀點。
答案: (一)王夫之認為法律趨時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二)王夫之通過對“圣法不可變”的正統論的否定,以論證法律的趨時更新。
(三)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而無定法”的規律,深刻討論了改革舊法的必要和法律“超時更新”的前景。
【題型:名詞解釋】【分數:3分】
[6] “三不足”理論
答案: “三不足”理論是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為推行其變法提出的一種理論。其含義主要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它是對中國古代變法改革思想的總結和升華,顯得相當徹底和完整,是王安石法律思想的閃光之處。
【題型:多選】【分數:2分】
[7] 王充對天刑的批判,打破了哪幾種學說的獨尊的沉悶局面
A 經學
B 法學
C 道學
D 讖緯神學
E 墨學
答案: A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8] 將儒家經義應用于法律實踐的第一人是
A 賈誼
B 公孫弘
C 董仲舒
D 荀子
答案: C
【題型:論述】【分數:12分】
[9]
試論述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和權能分治理論。
答案: 憲法|核心|治權|五權|權能|法律|理論|思想
【題型:簡答】【分數:7分】
[10] 簡述墨家的刑賞論
答案: 墨家重視刑賞的作用,強調施行刑賞時必須貫徹賞必當賢,罰必當暴的原則;認為賞罰應當慎重:賞罰及時、合理;賞罰與輿論、道德相一致;賞罰公正無私
【題型:名詞解釋】【分數:3分】
[11] 道統論
答案: “道統論”是韓愈法律思想的理論依據,為了反對佛教,韓愈杜撰出一套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孟的傳授譜系,他以儒家“道統”的繼承人自居,志在闡揚儒家的綱常名教,以之作為和佛、道斗爭的理論武器,其中心思想是仁義道德。
【題型:多選】【分數:2分】
[12] 《大學衍義補》專門論述道理和主張是
A 治國
B 修身
C 齊家
D 平天下
E 誠心
答案: A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13] 提出“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是
A 老子
B 莊子
C 孔子
D 商鞅
答案: B
【題型:簡答】【分數:7分】
[14] 簡述鮑敬言的無君論思想
答案: 鮑敬言是我國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無君、無政府主張的思想家。其法律觀的內容特點是:(1)否定“君權神授”論,提出暴力征服說;(2)否定君主設刑是“興利除害”,批判君主“屠割天下”的罪惡;(3)建立“無君無臣”的理想社會,廢棄任何國家和法制。
【題型:多選】【分數:2分】
[15] 韓愈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
A 君權至上與“道統論”
B “三不足”的變法理論
C 圣人“制刑”和天刑說
D 法令貴一,自上行之
E “德禮為先,輔以政刑”
答案: ACE
【題型:名詞解釋】【分數:3分】
[16] 禮法之爭
答案: 禮法之爭是指清末修律過程中產生的張之洞、勞乃宣為代表的禮教派與以沈家本為代表的法理派之間的論戰,兩派論戰的焦點在于是采用舊的綱常名教還是采用西方資產階級法律理論作為立法宗旨的問題,論戰的結果以法理派的退讓妥協而告終。禮法之爭,實質上是一場圍繞對封建法律革新與守舊的斗爭。
【題型:單選】【分數:1分】
[17] 下列屬于“大不敬”的是
A 謀危社稷
B 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
C 不執行皇帝的命令
D 制造車船不牢固
答案: C
【題型:名詞解釋】【分數:3分】
[18]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答案: 這是黃宗羲提出的“法治”觀。他認為“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應該重視法治的定立與實行。法治實行的是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是平等的法律,而非“一家之法”。軍臣上下都要嚴格遵守奉行“天下之法”。
【題型:多選】【分數:2分】
[19] 清末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有
A 梁啟超
B 伍廷芳
C 楊度
D 沈家本
E 張之洞
答案: BC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0] 《孝之》上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
A 不忠
B 謀反
C 謀叛
D 不孝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1] 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命題的思想家是
A 韓非
B 荀子
C 黃宗羲
D 王夫之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2] 先秦時期儒家的創始人是
A 孔子
B 周公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 A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3] 沈家本主張用法“平恕”,執法“得中”。他認為中國歷代刑法中,最為“得中”的是
A 漢律
B 晉律
C 唐律
D 宋刑統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4] 漢初的治國指導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黃老思想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5] 墨家對義利觀的基本看法是
A 重義輕利
B 重利輕義
C 義利是一致的
D 義利相對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6] 制定并頒布《開皇律》的是
A 楊堅
B 楊廣
C 李淵
D 李世民
答案: A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7] 孔子“仁”的含義是
A 寬惠
B 平等
C 愛人
D 孝悌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8] 為了維護君主權威,金世宗提出
A 絕對專制
B 嚴刑鎮壓
C 嚴于防范
D 慎行“議親”、“議賢”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29] 西周時期,故意犯罪被稱為
A 眚
B 非眚
C 終
D 惟終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0] 梁啟超認為最完美的法律起源于人的“良知”和()
A 契約
B 暴力
C 革命
D 幻想
答案: A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1] 提出“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思想家是
A 商鞅
B 慎到
C 韓非
D 李悝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2] 理學的最高范疇是
A “禮”
B .“無欲”
C .“仁”
D .“理”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3] 晉代杜預提出的立法原則是
A 崇禮
B 簡直
C 經義
D 名分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4] 洪仁玕制定的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施政綱領是
A 《天朝田畝制度》
B 《海國圖志》
C 《建國方略》
D 《資政新篇》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5] 在丘濬看來,“明刑弼教”是刑罰的
A .一般價值
B 普通價值
C .特殊價值
D 根本價值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6] 章太炎曾主張實行“四權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再加上
A 監督權
B 考試權
C 外交權
D 教育權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7] 西漢中期,為“群儒之首”的人是指
A 賈誼
B 董仲舒
C 公孫弘
D 陸賈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8] 貫穿于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和夫婦之間的中心是
A 禮
B 智
C 法
D 孝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39] “法律無正條者,不問何種行為不為罪”的主張反映了沈家本當時
A 提倡援引比附
B 反對比附援引
C 反對罪刑法定
D 主張教化為先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0] 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法制
B 禮治
C 仁政
D 兼愛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是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D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答案: D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2] “有治人,無治法”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商鞅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3] 明朝張居正推行改革的有力措施之一是
A 教育感化
B 嚴刑鎮壓
C 整飭吏治
D 推行保甲制
答案: C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4] 周初主持制禮的是
A 周文王
B 周公
C 周武王
D 周穆公
答案: B
【題型:單選】【分數:1分】
[45] 統治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思想領域數百年的正統哲學為
A 新儒學
B .道統學說
C 佛教學說
D .程朱理學
答案: D